(資料圖)
晨報訊(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岳宇艷) 隨著一聲鈴響,高考考生們踩著輕快的腳步奔出考場,奔向等候在考點外的家長。在這群青春洋溢的學子中,有一個個子不高、梳著馬尾辮的女生,高興地跑到一對夫妻的身邊,這個考生就是王宇(化名)。
十年前,大連市后革小學在一次學生基本情況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三年級女生王宇的父母情況欄里沒有填寫任何內容。在家訪時,老師發(fā)現(xiàn)王宇很小就失去了雙親,她的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都靠伯父一人。伯父不僅要撫養(yǎng)兩個孩子,還要照顧王宇受了重傷的爺爺。
在國家電投集團東北電力有限公司大連開熱分公司工作的王琨和丈夫張桓,從朋友那里得知王宇的家庭情況后,決定資助這個可憐的孩子。張桓和王琨沒有小孩,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處,就向鄰居和朋友求教。如此一來,更多人知道王宇的家庭情況,大家紛紛加入這個愛心團隊。
十年來,這個愛心團隊不僅在經濟上一直資助著王宇,在生活方面付出得更多。有人到了周末帶著小王宇去洗澡,有人為王宇添置換季衣物,有人把王宇帶回自己家感受更多溫暖。
這個團隊中付出最多的還是張桓和王琨夫婦。2020年王宇考入大連市第十一中學。因為距離學校較遠,所以學校為她辦理了住校手續(xù)。但每周在學校和家庭之間的往返依然是個難題,張桓和王琨主動承擔起接送王宇上下學的任務。每周一不到凌晨五點,夫妻倆就從自己家里出發(fā),先去接王宇,再送回學校。每周六下午早早地來到學校接王宇。幫她拎起沉甸甸的書包,帶她吃頓可口的晚餐,聽她訴說自己的進步和見聞……這樣的日子一直堅持到今年高考。
高考期間,張桓和王琨夫妻倆像其他孩子的爸爸媽媽一樣,為孩子預定午休房間,準備午飯和間食,消除王宇的緊張情緒……王宇順利地完成了高考。無論成績如何,無論她將在哪座城市開啟人生的下一段旅程,她的內心都載著愛心團隊成員滿滿的祝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