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3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經濟恢復緩慢,干散貨航運市場表現(xiàn)低迷。從基本面看,主要貨種貿易量小幅增長,運力供給維持低速增長,但是動態(tài)運力釋放以及集裝箱外溢效應減少,使得市場可用運力明顯增多,下半年干散貨航運市場多空交織,整體表現(xiàn)預計略低于2022年同期。
(資料圖片)
一、2023年上半年干散貨航運市場回顧
2023年上半年,國際干散貨航運市場表現(xiàn)低迷,年初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shù)(BDI)延續(xù)去年底的下跌態(tài)勢,此后小幅反彈至1500點左右,二季度末再度回落。2023年上半年BDI均值為1157點,比上年同期2279點大幅下跌1122點,跌幅49.2%。
2023年1—6月,各船型租金水平下跌明顯,由于集裝箱市場的外溢效應減少,大船市場表現(xiàn)相對好于中小型船市場。其中,好望角型船5條代表性航線平均租金水平為12249美元/天,同比下跌32.3%;
巴拿馬型船5條代表性航線平均租金水平為11772美元/天,同比下跌52.7%;大靈便型船10條代表性航線平均租金水平為10457美元/天,同比大跌61.2%;小靈便型船7條代表性航線平均租金水平為10047美元/天,同比大跌61.0%。
國內沿海市場回顧:2023年上半年,沿海干散貨航運市場在年初延續(xù)下跌態(tài)勢,短暫反彈后再次進入連續(xù)下行通道,跌勢比年初更大,沿海煤炭運價指數(shù)在6月初創(chuàng)下2020年4月以來的新低。上半年,沿海運價綜合指數(shù)均值1034點,同比下跌6.9%;沿海煤炭運價指數(shù)(CBCFI)均值654點,同比下跌17.9%。
2023年1—6月,華南、華東經典煤炭運價均值分別為38.9元/噸、23.3元/噸,同比分別下跌18.4%和21.5%;營口至深圳糧食運價均值為57.4元/噸,同比下跌15.6%;北侖至鎮(zhèn)江鐵礦石運價均值為16.6元/噸,同比下跌20.6%。
從日租金水平來看,受油價等因素影響,沿海日租金跌幅比運價指數(shù)更大。2023年上半年,沿海日租金指數(shù)(CDI)平均值為1071點,同比下降31.2%。其中巴拿馬型船平均日租金為4991美元/天,同比下降47.2%;大靈便型船平均日租金為5245美元/天,同比下降29.9%。
二、2023年下半年干散貨運輸需求
整體來看,預計2023年全球干散貨運輸需求達到56.31億噸,同比增長2.7%,較2022年的負增長相比有所恢復。其中,鐵礦石、煤炭和谷物將保持穩(wěn)定增長態(tài)勢,小宗干散貨需求微增。
煤炭方面,今年以來我國降雨偏少,水電出力放緩,火力發(fā)電增長較快。但是澳煤進口放開將持續(xù)沖擊國內市場。沿海長協(xié)煤炭貨量比重不斷提升,即期成交減少,市場運價活躍度將受到影響。浩吉鐵路貨運量提高也將影響兩湖地區(qū)海進江煤炭貿易,內貿煤炭發(fā)運壓力增大。下半年,如果中國煤炭進口政策不出現(xiàn)調整,沿海煤炭運輸將持續(xù)承壓。
鐵礦石和鋼材方面,房地產行業(yè)仍處于偏弱態(tài)勢,基建保持一定的用鋼需求,但制造業(yè)表現(xiàn)仍然低迷,對鐵礦石和鋼材運量只能提供韌性支撐。下半年,內貿鐵礦石和鋼材需求仍將面臨需求收縮的壓力,需觀察國內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的恢復程度。
糧食方面,2023年國內玉米產量預計增速保持在1%~2%水平,沿海糧食需求保持剛性增長。
總體來看,在內貿煤炭需求放緩的背景下,我們下調了2023年沿海干散貨運輸需求,預計全年為21.86億t,同比增長2.2%,增速較去年明顯放緩。
當前國際干散貨運力手持訂單總計6 800萬載重噸左右,占現(xiàn)有運力的比例降至7.2%,處于歷史低位。按照現(xiàn)有訂單估計,到2023年底,全球干散貨運力規(guī)模將達到9.95億t,同比增長2.5%,增速比去年下降0.3個百分點。
但是,港口擁堵緩解,將釋放動態(tài)有效運力供應。Clarksons數(shù)據顯示,目前全球在港船舶占比為31.5%,比前兩年40%左右的水平明顯下降,更接近疫情前 ( 2016—2019年 ) 約30%的平均水平,動態(tài)運力逐漸恢復。
三、2023年下半年市場展望
國際市場:美聯(lián)儲快速加息后,全球金融風險陡增;全球范圍疫情防控措施均放松,船舶運行效率將明顯提高,有效運力供應增大。國內房地產市場低迷,建材、化工等制造業(yè)面臨去庫存問題,一定程度拖累干散貨市場預期。從需求來看,下半年巴西鐵礦石出貨有望加快,煤炭貿易仍以中國市場為主要區(qū)域,糧食受黑海糧食倡議反復影響有一定壓力。
下半年,預計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在傳統(tǒng)旺季三季度出現(xiàn)階段性反彈,四季度逐漸回撤,總體表現(xiàn)將弱于2022年下半年,預計2023年全年BDI均值約為1350點。
沿海市場:今年以來,北方港口和下游電廠庫存“雙高”,煤炭價格在迎峰度夏之際依然不溫不火,顯示國內煤炭市場供給過剩已成現(xiàn)實。
雖然今年以來西南地區(qū)來水減少,水電發(fā)電力出現(xiàn)負增長,但是國內經濟恢復緩慢,工業(yè)用電低迷和大量進口煤沖擊國內市場,其他非煤貨種增速也明顯放緩,未來幾個月沿海市場仍將呈弱勢運行。中長期來看,沿海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煤炭交易機制的轉換,以及部分新船東調整經營模式,都會給沿海運輸市場帶來較大壓力。
后續(xù),要關注煤炭進口政策的變化,如果相關部門對進口煤采取控制措施,沿海市場仍有一定的機會;如繼續(xù)對進口煤保持開放,2023年煤炭進口量將達到4億噸以上,沿海市場在今年后期都會存在較大壓力。
在投資建議上,我們仍然建議投資者回避干散貨運輸?shù)墓?,行業(yè)仍未到見底時刻。
本報告由研究助理協(xié)助資料整理,由投資顧問撰寫。投資顧問:董宇(登記編號:A0740622090027)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