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劇百花齊放,在各種類型劇上,幾乎都實現(xiàn)了突破了。
年代劇上,《人世間》獨一檔,不僅顛覆了大家對“年代劇”這個概念的認知,更捧紅了一眾綠葉演員。
(資料圖)
刑偵劇也文體兩開花,前有網(wǎng)劇《白夜追兇》,后有《掃黑風(fēng)暴》,今年的《狂飆》更是創(chuàng)造了刑偵劇天花板。
甚至之前從未有過的科幻劇,也在《三體》放出后圈粉無數(shù),國產(chǎn)科幻片和科幻劇,幾乎同時有了盼頭。
扶貧劇有《山海情》,民國劇有《覺醒年代》,戰(zhàn)爭劇有《功勛》,主旋律劇有《大山的女兒》……
好劇多到數(shù)不過來。
唯獨有一種類型劇,等了好久就缺個爆款。
什么?。肯蓚b劇。
自《花千骨》之后,這些年,除了《長月燼明》泛起一點水花,仙俠劇口碑幾乎全線崩塌。
同款濾鏡,類似的故事,低質(zhì)的特效,浮夸的劇情……
這些年仙俠劇的缺點數(shù)不勝數(shù),就像前些年的青春劇一樣,讓人避而遠之。
但別急,這兩天,一部仙俠劇的放出,可能意味著這個題材類型,終于要爆了。
它就是騰訊視頻正在熱播的《玉骨遙》。
上線5天,就拿下5個劇集熱播收視日冠,仿佛讓人看到了仙俠劇崛起的希望。
那么,比起之前的仙俠劇,《玉骨遙》到底憑什么掀起如此熱度?
它跟之前的那些仙俠劇,又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
連刷12集,今天皮哥就為大家解答,《玉骨遙》緣何有成為爆款,為仙俠這個題材樹立標(biāo)桿的潛質(zhì)。
一般的仙俠劇,大都有兩種開場。
要么,是對整個世界觀宏大背景的介紹,從而引出天資聰穎但命途多舛的主人公。
要么,是從一樁無頭慘案講起,用主角身世的悲慘,喚起觀眾的同情,引起觀眾的興趣。
但《玉骨遙》不是,它從人出發(fā),就連講故事,也特立獨行。
它以一個女性終生的共同疑問開場:嫁,還是不嫁。
思考這個問題的主人公,名叫朱顏(任敏 飾),是赤族的郡主。
為了政治聯(lián)盟,她被父親許配給邊疆蠻族,婚禮舉行在即,郡主卻直言,不會嫁給不愛之人。
在其他劇中,這樣的女孩頂多逃婚了事。
但朱顏,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她在布上作畫并做法,變出一個跟自己完全一樣的傀儡。
然后換去新娘裝束,坐在遠處施法,用術(shù)法操控砂礫,變成巨獸,劫走自己變出的傀儡。
而后快馬遁走,消失在塵土中。
一場完美的“貍貓換太子”,足見朱顏法術(shù)超強,智慧過人。
人困馬乏之際,朱顏身后,一個白衣少年翩翩落地,朱顏回頭,原來是自己許久未見的師傅。
當(dāng)我們以為一場師徒虐戀就將上演的時候,朱顏和師傅的往事,才被逐漸拉開。
原來,他們有著相似的命運,卻也有說不完的糾葛。
朱顏的師傅名叫時影(肖戰(zhàn) 飾),與朱顏相似,他兒時也曾用類似貍貓換太子的術(shù)法逃生。
只可惜,不同于朱顏的逃婚,那段經(jīng)歷對時影來說,痛徹心扉,也是那次逃生,徹底綁定了他們兩人的命運。
當(dāng)時,時影是空桑國的世子,一次練劍的時候,他與當(dāng)時還是小女孩的朱顏相遇。
朱顏并不認識世子,卻要摘花送給她,卻不小心沖撞了皇帝的寵妾。
就在朱顏將要受罰之際,時影出手相助,兩人因此結(jié)緣。
但這位寵妾,卻是鮫人的間諜,她的出現(xiàn),就是為了破壞空桑國的安寧。
為了攪亂朝政,也為了陷害時影和皇后,寵妾秋水以死做局,陷害了二人。
皇帝對此深信不疑,有廢掉時影和皇后的打算。
為了保護自己和時影的生命安全,皇后用術(shù)法將時影分身,真身交給仙官大司命帶走,傀儡則留在宮里,燒成了一具干尸。
皇帝以為世子以死,將皇后打入冷宮后,這場騷亂才算結(jié)束。
皇后用自己的犧牲,保住了空桑的國運,但皇帝也因此下令,全國人不得悼念時影,否則誅九族。
可偏偏,年少的朱顏對世子的純良深信不疑,并私自悼念。
也因此,一個悲涼的讖言就此誕生:
如果時影遇到朱顏,必須要殺了她,不然,朱顏就會成為殺死時影之人。
此后,時影在大司命的保護下長大,朱顏也逐漸出落成美人。
可最終,兩人還是相見了。
至于后面的故事如何,就交給大家自己去看。
但《玉骨遙》的故事,顯然不同于其他套路仙俠劇。
它以男女主相似的逃生伎倆開場,揭開了一段陳年往事。
在講清楚故事背景和世界觀的同時,以一種東方愛情特有的悲涼感,引出了故事里的兩位主人公。
時影,朱顏,時也,命也。
而所有觀眾,都會在“朱顏殺時影”的詛咒吸引下,不斷地看下去,精彩故事的一條條線索,也不斷被引出。
這樣的糾葛和經(jīng)歷,也是吸引觀眾繼續(xù)看下去的理由。
提起肖戰(zhàn)這個名字,大家第一個聯(lián)想到的,應(yīng)該就是“仙俠”這個關(guān)鍵字。
最早的《陳情令》,肖戰(zhàn)一戰(zhàn)成名,其古裝美男子的造型,至今仍為經(jīng)典。
而肖戰(zhàn)重回仙俠,對于類型劇的重度顏粉來說,是個好消息。
不夸張地說,雖然仙俠是肖戰(zhàn)的“舒適區(qū)”,但肖戰(zhàn)演仙俠,確實給人一種適配、舒服的感覺。
一來,因為對類型劇熟悉,肖戰(zhàn)無論在古裝扮相還是舉手投足間,都有仙俠氣質(zhì)。
尤其練功修法的場景,打眼一看就有少年謫仙之感。
二來,肖戰(zhàn)自帶冷峻美男氣質(zhì),這樣的特點在其他劇中或許是缺點,但卻特別適合仙俠劇中高高在上的傲嬌司命氣質(zhì)。
兩點結(jié)合,既不突兀,也不生分,反而給觀眾一種親切感。
看完《玉骨遙》,肖戰(zhàn)的演技也給皮哥留下極深印象。
時影,是個極其復(fù)雜的角色。
他身上,既背負著母親的血海深仇,還背負著振興家國,保衛(wèi)人間的重大使命。
這種沉重,并非天然自帶,而是劇情進展過程中,一步步賦予人物的。
時影在帝王谷修行,五年來一直在努力,不敢有懈怠,這造就了他冰冷的氣質(zhì)。
孤冷和高傲,不過是他的保護色,骨子里,時影依舊是個心軟的少年。
稚嫩是他的優(yōu)點,也是他的缺陷。
一方面,他心性單純,生性善良,不僅有好生之德,還有保護眾生的遠大理想。
另一方面,他未經(jīng)世事,又經(jīng)歷過血海深仇和親人死亡,所以人性中的惡會隨時被激發(fā),甚至走火入魔,墮入魔道。
兒時被構(gòu)陷,經(jīng)歷母親自殺的時影,有一瞬間差點就走上了歧途。
所以當(dāng)肖戰(zhàn)被司命引導(dǎo),差點被陰暗面吞噬的時候,那段情緒爆發(fā)的演技,才讓人感同身受。
從一個少年的角度,也從一個觀眾的角度。
但也是從這段戲中,皮哥看到肖戰(zhàn)演技的精進。
眼神里有故事感,眉宇間有了人物經(jīng)歷的厚重,這也讓時影這個人物,有了充足的說服力。
與肖戰(zhàn)搭戲的任敏,也有很好的表現(xiàn)。
有人詬病任敏的顏值,其實她的演技,很符合朱顏郡主的性格。
她性格與時影完全相反,是個外熱內(nèi)熱的社牛搞笑女。
她無憂無慮長大,敢愛敢恨,為了起死回生之術(shù)遍訪名山大川,學(xué)習(xí)了一身與任何人都無障礙交流的本事。
尤其與重明神鳥交流這一段,朱顏彩虹屁火力全開,將重明拍得明明白白。
就連被一翅膀扇倒在地,也要道明是“三生有幸”,惹人喜愛。
但本質(zhì)上,朱顏和時影是同一類人。
他們都無比善良和赤忱,沒有心機,愛恨直接,溫暖正直。
初次見面的時候,時影為朱顏擋下無妄之災(zāi)。
時影被傳死訊后,朱顏不僅獨自祭奠,還一心想學(xué)習(xí)術(shù)法將他復(fù)活。
兩人性格如冰火,但本質(zhì)卻一樣溫良,這也是他們相互糾葛,相互傾慕的根本原因。
所以,當(dāng)劇中的朱顏,因時影的眼神而害羞。
當(dāng)劇中的時影,因朱顏而嘴角上翹。
這種反差,反而會引起觀眾的好奇,甚至嗑CP的“少女心”也會因此而起。
從這個角度看,肖戰(zhàn)和任敏,反而更加相配。
當(dāng)然,一部仙俠劇好看,并不僅僅在男女主,群像的演繹,至關(guān)重要。
相比其他仙俠劇中,配角的臉譜化和功能性,《玉骨遙》中的配角群像,能讓人眼前一亮。
劇中有四個角色的設(shè)定和演繹不落俗套,讓人感慨萬千。
第一位,是曾黎飾演的空?;屎蟀祖?。
曾黎有氣質(zhì),出場就有母儀天下的威嚴感,而白嫣的設(shè)定,比皇帝本人,更明白家國大義。
她一眼就看出秋水是鮫人的間諜,為了保護兒子,不惜與皇帝拔劍相向。
一個皇后的威儀,一個母親的孤注一擲,在此刻被具象化。
即便吞炭自殺,給兒子留下的遺書中,依舊教導(dǎo)他要放下仇恨,守護蒼生。
那個決絕的眼神,看完令人難忘。
白嫣的的教導(dǎo),也給了時影對抗天命,守護天下的底氣。
第二位,是飾演青妃的陳紫函。
青妃雖然長著一張反派的臉,但在對角色的塑造上,也牢牢抓住了精髓。
他是皇帝的妃子,只有流落在外的時影死了,他的兒子才能順利繼承世子之位。
為了權(quán)力,青妃有充足的動機成為一個反派。
而陳紫函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都精準(zhǔn)踩在了“心機”的點上,讓人光是看到,就心生恨意。
這也恰恰證明,陳紫函演技的深邃。
第三位,是飾演白家姐姐的王楚然。
王楚然長相大氣,有大家閨秀氣質(zhì),但她飾演的白族郡主雪鷺,卻是個庶出。
比起妹妹的長相,雪鷺顯然更加有氣質(zhì),但因為出身問題,卻總不被父親重視。
雪鷺并非是簡單的惡毒女配,她目標(biāo)性極強,心思機敏,懂得察言觀色,并一直在努力上位。
放到現(xiàn)在的語境下,倒頗有些大女主的意思。
相比于傻白甜,沒有心機,但卻處處自卑,說話都不敢抬起頭看別人眼睛的妹妹,雪鷺?biāo)坪踔档酶唷?/p>
第四位,是方逸倫飾演的止淵。
止淵活了幾百年,他善解人意,一眼就能看穿朱顏在想些什么。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也背負著鮫人復(fù)國無奈的悲涼宿命。
這一個個角色,沒有強行設(shè)定的工具人。
每一個人都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想法,有背后的故事。
他們不僅僅在為男女主鋪路,也是在為自己鋪路。
這種完美的配角群像演繹,也賦予了《玉骨遙》其他仙俠劇沒有的故事感和精神力。
宿命在每個人身上上演,似乎誰都無法控制,可每個人也都在為命運努力掙扎。
背后千絲萬縷的情感糾葛,才是《玉骨遙》真正的東方精神。
“塑料感”的制作,似乎是所有網(wǎng)文改編仙俠劇的共同缺點。
但這個缺點,在《玉骨遙》似乎要止住了。
目前為止,《玉骨遙》的制作,還是很能打的。
開頭一段大漠風(fēng)光的真實取景,不知道甩其他的仙俠劇多少條街。
那段娶親的荒涼感,光從四周的環(huán)境,就能感覺到。
而人物的裝扮,也沒有道具的廉價質(zhì)感,反而有種古樸的美。
除了這些,《玉骨遙》似乎將仙俠中的環(huán)境,至真至幻地進行了還原。
那場景,是主打一個夢幻。
夜晚的萬家燈火;
宮殿的清冷色調(diào);
仙境的虛無縹緲;
帝王谷的曲徑通幽;
在制作上,《玉骨遙》幾無可挑剔,這也是皮哥印象中,第一次對“仙俠”中的環(huán)境,有這樣質(zhì)感的還原。
其次,是《玉骨遙》的內(nèi)核,依舊“以人為本”。
雖然披著仙俠的外殼,但本質(zhì)上,故事依舊在講人性。
空桑國的權(quán)謀斗爭中,白嫣和時影,都是無辜的犧牲者。
而那些為了爭權(quán)奪利耗盡心機的人,是每一段歷史,每一個朝代都真實存在的。
劇中的因緣際會,看上去蒙著一層“詛咒”的陰影,實則都是主人公發(fā)自內(nèi)心的選擇。
時影本有無數(shù)次機會可以殺掉朱顏,但正因為眼前這個女孩,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祭奠自己,相信自己的“知己”,宿命論才就此展開。
所以,所謂的仙俠,最終落在“人性”一詞上。
而人性的灰暗,正反的抉擇,是驅(qū)動故事發(fā)展的源動力。
優(yōu)秀的仙俠作品,無外乎如此,《玉骨遙》的內(nèi)核,也因此落到了實處。
比起單純的虐戀、仙俠、奇幻等等類型劇,它有一種特別的氣質(zhì)。
它講愛情,但也不僅僅講愛情。
它里面有家國大義,有普世情懷,有懸壺哲思,甚至有對天人合一的哲理性探討。
這也是看《玉骨遙》,我們真正可以收獲的。
目前已經(jīng)放出12集,劇情正漸入佳境。
如果缺一部下飯劇,《玉骨遙》當(dāng)之無愧,最近劇荒的小伙伴,抓緊追起來吧!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