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
天津北方網(wǎng)訊:連日來,針對急救呼入電話數(shù)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倍、派車量增長近3倍的情況,市急救中心進一步優(yōu)化調(diào)派流程、增加受理席和咨詢席,確保120急救“生命線”暢通;中心醫(yī)護人員堅守崗位,全力以赴搶救病人,用心用情守護百姓健康。
“大醫(yī)精誠之知,竭力為民之情,樂于奉獻之心,恪盡職守之行!”本周,急救五科醫(yī)生王星漢收到患者家屬寄來的一面錦旗,錦旗上的這四行大字滿懷感激之情。
12月10日,一名患者因高燒、嘔吐、身體極度不適,撥打了急救電話。王星漢醫(yī)生根據(jù)患者的多次致電進行了細致的病情評估,并耐心提供有效的用藥建議。11日20時,患者高燒到40℃,意識不清,王星漢了解情況后助其及時就診,患者很快恢復了健康。
“如果需要,我立即回來和同事們一起奮斗!”12月7日,優(yōu)化疫情防控“新十條”發(fā)布,在市一中心醫(yī)院進修剛滿一個月的急救醫(yī)生劉曉靖,立即向組織請戰(zhàn),隨后整裝歸隊。
盡管防護完備,洗消規(guī)范,可在值守第3套班時,劉曉靖還是感到身體疲憊,嗓子不適,回到家中自我隔離后,晚上開始發(fā)燒,渾身酸痛,難以入睡,而家中沒有一粒退燒藥。轉天回到單位,她給自己打了退燒針,稍作休息便重返工作崗位,開始執(zhí)行夜班的第一趟任務——一名93歲的老人病情危重,心衰、低血壓休克,急需轉運送醫(yī)。三趟任務下來,劉曉靖已明顯虛脫,但還是咬牙堅持了一個通宵……
“只要我還能堅持,就想盡我所能多救治一些病人?!?2月12日,急救醫(yī)生張曉抗原檢測陽性,但面對繁忙的轉運任務,尤其是病情危重的高齡老人和高燒不退的孩子,他選擇了堅守。他說:“我是兒子,也是父親,我無法拒絕他們,無法離開我的崗位!”不久,張曉的妻兒也先后感染新冠病毒,孩子高燒至39.5℃,而一直忙碌在急救一線的他,只能對家人說:“多喝熱水!”
急救醫(yī)生張海萍一直奮戰(zhàn)在急救一線,病人很多,任務很忙,甚至顧不上吃口飯、喝口水,下一個急救任務又來了。張海萍說:“不知道哪天自己也會倒下,我只能默默地告訴自己堅持,再堅持!”12月20日,張海萍高燒,咽喉腫痛,吃下退燒藥睡了一覺后,又毅然回到夜間班次的崗位,奔赴在搶救病人的路上……(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