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
天津北方網訊:頭戴小小設備,看著屏幕上閃爍的216鍵虛擬鍵盤,就能高速拼寫、意念打字——在世界智能大會現場,這“科幻”一幕成為現實。5月18日,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科研團隊在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上正式發(fā)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大指令集高速率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創(chuàng)造了目前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最大指令集世界紀錄。
“腦機接口技術”指在人腦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直接連接通路,讓大腦與機器實現“對話”,是新一代人機交互、人機混合智能的關鍵核心技術。腦機接口技術主要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安全風險和倫理問題不容忽視;而基于頭皮腦電控制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安全、便捷、高效,在消費級和產業(yè)化領域更具優(yōu)勢。當前,超大指令集的高效編解碼是非侵入式腦機接口亟須突破的技術瓶頸之一。
“指令數量是反映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標。”據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主任助理、天津大學神經工程團隊教授許敏鵬介紹,國際上研究的指令集曾長期居于80指令以下,難以突破百量集的技術瓶頸。“天津大學神經工程團隊在這一領域多次打破世界紀錄:2019年率先研發(fā)了百指令集腦機接口系統(tǒng),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鍵盤字符輸入,創(chuàng)造了當時最大指令集的世界紀錄。后來團隊又在國際上率先突破200指令大關,再次刷新世界紀錄。”據了解,目前團隊已構建了從芯片、電極、算法到系統(tǒng)的國產全鏈條非侵入式腦機信息交互技術體系,腦電識別精度、控制指令數量和信息傳輸率三項核心指標達到國際最高水平。(津云新聞編輯鄧坤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