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字碑是哪位皇帝的功德碑(武則天立無字碑的原因),一起來了解下吧。
無字碑是哪位皇帝的功德碑,無字碑是武則天的一座功德碑。無字碑是由一塊完整的巨型石雕雕刻而成,給人以莊嚴厚重、無瑕的美感。碑未題碑名,碑首雕有八條螭龍,巧妙交織,鱗次櫛比,筋骨裸露,動靜相生,生機勃勃。無字碑因原碑未刻一字而得名。據(jù)乾隆清代《雍州金石記》記載,”碑側(cè)鐫龍鳳形, 面極陰俱無字“。
據(jù)史料記載,唐高宗去世后,乾陵的選址、設(shè)計和建設(shè)都是在武則天的直接指導(dǎo)下進行的,因為乾陵地面上的主要大型石雕——大塊無字碑很可能就是在那時豎立起來的。從無字碑和述圣紀碑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來看,這兩塊碑很可能是同時立起來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無字碑無疑是武則天立的。
為什么武則天不在他的墓碑上未刻一字呢?眾說紛紜,莫衷一是??v觀所有這些說法,主要有“夸功功德”、“罪孽深重”、“自知“罪孽深重”三種說法。真
按照“夸功功德”的說法,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千載獨步,唯我一人”的女皇帝。她自認為自己的成就是放在全世界,無法用語言描述。她只能以“無字碑”自吹自擂,把“無字碑”當成“功德碑”。對此,很多學者不同意這種說法。
她明白唐宗室和一些大臣對他的權(quán)力不滿,稱帝,懷疑隨時會有人陰謀暗算她,所以她提倡告密和重用酷吏。結(jié)果,當時朝中“盛行依阿”,一些官員逆來順受。有一個宰相名叫婁師德,他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時,他告誡弟弟說:為了保證自己的榮寵富貴,逆來順受。即使有人“往你臉上吐口水”,他也要“一笑置之”(卷《資治通鑒》。還有一個宰相叫蘇提斯,多年來一直“依阿取容”,不敢得罪人。辦事模棱兩可,所以被稱為“蘇模棱”(同上,第206卷)。對此,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指出:“宰相們回避政治斗爭的態(tài)度表明,在武則天時期恐怖的政治氛圍籠罩。在這種情況下,肯定存在潛在的敵對勢力。”然而,武則天從未看到過這種危機。
那種認為“武則天知道他罪孽深重,刻了碑文被世人辱罵,不如不寫”。還是那句“武則天周朝建立朝后感到內(nèi)疚和不安,更害怕世人罵他篡位,所以留下無字碑來贖罪”。這種歷史的假設(shè),實在沒必要,也不符合歷史事實。
武則天豎立這座碑的初衷大概也是為了歌頌自己。完整的無字碑通高巨石7.53米,寬2.1米,厚1.649米,重達百噸。高大雄渾,雄偉壯觀。此外,碑上的圖飾更表達了一種豐功偉績。碑首刻,有八條螭龍,左右各四條。螭是一個古老的傳說——一條沒有角的龍。碑體兩側(cè)鐫刻著龍騰若翔的“升龍圖”,高4.12米,寬1.19米,龍爪鋒勁尖利。身軀矯健扭功,栩栩如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升龍形象。據(jù)田亞岐考證,武則天生前所寫的3000多篇碑文,很可能與武則天《垂拱集》、《金輪集》等珍貴編年史一起被埋葬在乾陵地宮。武則天后來的唐中宗自不愿意為她雕刻碑文,這種說法更可信些。
關(guān)鍵詞: 無字碑是哪位皇帝的功德碑 武則天立無字碑的原因 無字碑是誰立的 無字碑的寓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