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家庭主婦李正熙明年將滿60歲,但韓國昨天正式棄用傳統(tǒng)的年齡計算方式,所以她忽然年輕了1歲,她因此非常興奮。
▲一名韓國女嬰在4月慶祝出生100天。她在大除夕深夜出生,2小時后就變了“2歲”。 美聯(lián)社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道,韓國是最后一個以嬰兒在子宮就視為年齡起算點的東亞國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傳統(tǒng)上,韓國人會算虛歲,在媽媽肚子里已活了10個月,一出生就算是1歲。然后還有年歲的計法,每逢歲末年初過了1月1日就算是長大1歲。這種算法加起來,12月31日出生的嬰兒,在出生第2天就被視為2歲。
虛歲造成混亂增加社會成本
各有差異的年齡計算方法一直為人詬病,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成本,并且引起混亂,像是老人們常常以為自己已有資格享受養(yǎng)老金和免費旅行福利,但法律上卻要再等幾年。中國、日本,甚至朝鮮在幾十年前就采用周歲計法,韓國卻一直算虛歲。
直到去年12月,韓國通過法律廢除虛歲計算法,全面改用國際標準,依照實際出生日期,每逢生日才增加一歲。韓國人立即年輕了1、2歲,李正熙笑著說“感覺很好”,她表示對于像她這樣明年就滿60歲的人來說,這讓她覺得自己還很年輕。
韓國法制處處長李完揆(Lee Wan-kyu)在2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因年齡計算而引發(fā)的法律糾紛、投訴與社會混亂,將大幅減少?!?/p>
民眾表示歡迎:感覺變年輕了
韓國目前許多法律和行政事項,包括護照上的年齡、青少年可被起訴的年齡、退休福利或醫(yī)療服務等,早已經(jīng)用出生日期計算。一些關(guān)鍵領(lǐng)域,包括學年、義務役資格和法定飲酒年齡,則按出生年份計算,該系統(tǒng)將繼續(xù)存在。
人類學家莫賢珠(Mo Hyun-joo,音譯)表示,在韓國文化中,“年齡確實很重要”,因為它會影響一個人的相對社會地位,并決定稱呼別人要使用哪些頭銜和尊稱。
韓國人初次見面就要問對方生日了解輩份排序,談話中常用到哥哥(oppa)、姐姐(unni)之類的稱呼。
莫賢珠表示,隨時間進展,韓國“基于年齡的層級文化(可能)會慢慢淡化”,因為人們會開始習慣像是在學校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使用國際年齡。
根據(jù)2022年9月進行的一項政府調(diào)查,86%的韓國人表示新法生效后,他們?nèi)粘I钪袑⒉蓢H年齡標準。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