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曾國藩在1840年進入翰林院,1841年的春節(jié)是他在京城度過的第一個節(jié)日。大年初一,曾國藩早早就起了床,不等天亮,便趕到太和殿參加朝賀大禮。儀式舉行完畢,他不是安心休息,放松玩樂,而是列出貴人的名單,為登門拜年做準備。
由于貴人眾多,這一路拜下來往往會花上數(shù)天時間,曾國藩非但沒有嫌麻煩,相反,還數(shù)年如一日地堅持這樣做。
一般來說,他總是先去拜見自已的老師。他們通常是朝廷里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住在北京內(nèi)城。給老師們拜過年后,他又要馬不停蹄地去拜訪同鄉(xiāng)好友。
通常人們在給老師、好友拜完年后,拜年活動就結(jié)束了。但在曾國藩這里,拜年活動并未終止,他還會去拜會同年。所謂"同年",即他在京城的同學以及和他一起參加鄉(xiāng)試、會試的人。
這部分人員數(shù)量不少,其中一些還是曾國藩的至交好友。比如劉蓉,就是曾國藩在赴京趕考的路上結(jié)識的考生,他和曾國藩惺惺相惜,后任陜西巡撫。劉蓉還將好友郭篙燾介紹給曾國藩,后者則在若干年之后助曾國藩組建湘勇。
在拜年的過程中,曾國藩總是放低自己的身段,突出對對方的"敬",為此他會精心準備充滿誠意的禮物。備受朝廷敬重的祁雋藻是曾國藩的老師,他學識淵博,酷愛字畫。
曾國藩送不起名家墨寶,就跑到琉璃廠買上好的宣紙,然后認認真真地寫上一大篇祝福的話送給老師。祁雋藻大受感動,之后總是竭力維護曾國藩。
曾國藩為官多年,樹敵眾多,遭到攻擊無數(shù),卻每每都能逢兇化吉,到頭來還贏得會做人的美譽,這與他深諳拜年之道不無關(guān)系。他每一年都如此勤謹,贏得了許多人脈,織成了自己牢不可破的關(guān)系網(wǎng)。
轉(zhuǎn)自曾國藩讀書會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