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探討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的話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一個男孩子,大學剛剛畢業(yè)半年左右,在某一天晚上跳樓自殺了,據說他的爸爸還比較堅強一點,媽媽已經崩潰了,在急救室里接受搶救。
這個孩子自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他在得心理疾病期間 終止了治療,他停止了一切治療。 他說自己已經好了,沒問題了,僅僅停止治療兩個多月,他就做出了如此讓人感到惋惜的選擇,從九樓跳下去,大家可以想象這個情景是多么的凄慘。
我覺著任何一個人看了以后,都會感到痛心,都會感到難受。那么,這個孩子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
他在高二的時候開始失眠,千萬不要輕看失眠,千萬不要輕視失眠,失眠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非常復雜的病理性表現。
如果你睡眠是正常的,你一般不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你睡眠不正常,就很容易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或許你睡眠不正常,你已經出現了心理問題。
美國一位非常有名的精神科醫(yī)生所寫的一本有關睡眠的書,他說:“心理疾病的嚴重程度與睡眠障礙的嚴重程度是高度一致的?!?
從這個觀點來看,假如你睡眠是正常的,基本上就是正常的,因為睡眠它是大腦興奮和抑制這一個自然過程中的重要部分。
大腦運作是不是正常,最基本的就是它的覺醒與抑制的功能會有序的、有規(guī)律的交替出現。該抑制的,你卻處在一種不正常的興奮狀態(tài);需要覺醒,你卻頭腦不清醒。如果你失眠了,其實你大腦主要的調節(jié)功能不正常了。
另外,它反映了你的神經遞質,尤其是松果體激素、五羥色胺、伽馬氨基丁酸這三種神經遞質可能出現了問題,它們對大腦皮質的抑制作用已經喪失,也可能是多巴胺受體過度亢進而引起失眠。
睡眠障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它不是個簡單的問題。
這個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一開始失眠,父母沒當回事情,以為學習壓力大,后來他就出現了幻聽,他聽到別人在議論他,說他壞話,導致他不能上學,以至于休學。
后來經過合理的治療和輔導,他穩(wěn)定了,穩(wěn)定了以后,繼續(xù)上學,后來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yè)以后,按理應該走向社會,應該去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自己的幸福。
但是,他在大學將要畢業(yè)的時候,堅持認為自己的心理疾病已經好了,不再需要治療了,誰說都沒用,我也勸過他,我說:“你一定不能終止治療?!钡撬宦?,他說:“我好了,我覺著我不需要治療了?!眱H僅兩個月,他就選擇了自殺。
我在這里要嚴肅地提醒有嚴重心理異常的人,一定不能隨便終止治療,一定不能隨便停止咨詢。為什么?因為你在接受心理幫助的過程中,你在接受生物干預的過程中,醫(yī)生和心理咨詢師對你的癥狀有一個準確的把控,有一個系統(tǒng)性的評估,他隨時可能會為你調整干預的思路,他對你問題的嚴重程度是有覺察力的,而你未必能知道問題的嚴重程度。
事實上,心理異常的程度越嚴重,越不容易發(fā)現自己的問題,甚至容易麻木,一終止治療,隨后出現嚴重的失眠,然后原有的癥狀又出現了,尤其是這種妄想型障礙,這類人就更麻煩。
因為他在妄想障礙的干擾下,他內心非常的崩潰,沒有安全感,他到處逃跑,逃跑這種聲音,逃跑別人對他的監(jiān)視,或者別人對他的議論或者別人要害他,他就會對這些他想象出來的危險進行逃跑,那逃跑到最后,有可能就是徹底逃跑了,就是死亡!死亡是最后一次逃跑,也是最徹底的逃跑,這次逃跑他永遠都回不來了。
事實上, 自殺是有腦基礎的,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自殺者的額葉和顳葉皮質功能改變的程度,遠遠比患有心理問題、心理疾病但卻沒有自殺的沖動和念頭的人要嚴重得多,也就是他的額葉和顳葉的損害程度非常嚴重。 這兩個區(qū)域功能損害的嚴重程度將影響著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是安全的?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是幸福的?也決定著你能不能控制你的行為和控制你的思維?
自殺不完全是痛苦的,自殺往往是自己喪失了控制自己思想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他的思想和行為處在一種混亂的狀態(tài),他沒法區(qū)分行為的好壞,他把自殺想象的很簡單,他對自殺的理解和認識和我們一般人是不一樣的。
如果他對自殺賦予了非常非常多的意義,比如說他自殺了以后就可以到天國去,他自殺了以后他就得救了,他自殺了以后他就成就了某個愿望等等......那么他自殺的風險就非常非常之大。
事實證明,自殺者并不一定都是在非常痛苦的時候才做出這樣的選擇,有些是思想和行為失去控制以后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請記住,如果你的家人,尤其是你的兒女有嚴重的心理異常,請不要隨便終止治療。終止治療的后果是嚴重的,是可怕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作者簡介
王國榮,心理學家,獨立學者,作家,中國整體心理療法的創(chuàng)立者、中國循證心理療法第一人。曾任心理醫(yī)生雜志社首席學術顧問,上海博愛醫(yī)院高級心理治療師,是中國國內最有實力與天賦的心理學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專著,其中《學生心理問題突破性治療》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數百所大學列為館藏圖書,《50 種心理治療與調適方法》獲中國高等院校出版社聯(lián)盟最受讀者歡迎圖書獎,《人生最重要的 10 種關系》被中國文化出版社列為心理學大師系列叢書,《與抑郁癥握手言和》榮獲最受讀者歡迎專業(yè)圖書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