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李秋瑩)“中國的紀錄片可以展現中國的張力,以及所發(fā)生的事情?!盢HK節(jié)目制作公司主任制片人小谷亮太在“中國故事的國際化敘事”圓桌論壇上表示。
過去十年是中國紀錄片邁入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階段,紀錄片創(chuàng)作數量和質量均有顯著提升,商業(yè)價值也進一步凸顯。據藝恩數據統(tǒng)計,2022年紀錄片制作時長超9萬小時,播出時長超80萬小時,典型視頻平臺上新數量1040部;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統(tǒng)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地方衛(wèi)視頻道2022年共播出紀錄片6.4萬小時,市場熱度與口碑雙升。
本屆上海電視節(jié)特設“紀錄片日”,系列活動于21日舉行。其中,“白玉蘭紀錄片論壇”以“時代變遷中的紀錄片表達”為主題,設置兩場圓桌論壇,以“新時代紀錄片的創(chuàng)新表達”“中國故事的國際化敘事”為題,邀請一眾優(yōu)秀中外紀錄片人進行思想碰撞。
作為跨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紀錄片的國際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越來越顯著,在助力國家外交、民間交流等方面發(fā)揮出重要作用。如何通過紀錄片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嗶哩嗶哩紀錄片總監(jiān)制張元表示,熊貓、兵馬俑、火鍋、長城是過去中國紀錄片出海的幾個固定模式,但是最近幾年,中國紀錄片的題材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多元化?!斑@些年,從對外海外的節(jié)目播出來說,美食類紀錄片還是一個相對國際傳播來說比較通用的話題,像《人生一串》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美食類的節(jié)目,在海外的傳播和受眾的反饋是非常好的?!?/p>
“我首先要道歉,我最近拍的就是從兵馬俑開始講起的故事?!薄缎羞M中的中國》《六人:泰坦尼克號上的中國幸存者》導演羅飛(Arthur Jones)認為,紀錄片通過一些中國特有的、全世界都了解的中國的特色點作為切入,也是一個好辦法?!拔野l(fā)現國外大部分人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不知道墓葬。但是通過兵馬俑是可以慢慢帶他們進去,這也是一個方法。”
他認為,重點是如何通過這些來講好故事,“我們一直要找到一個新的角度,要么就是新的格式,要么就是類型的紀錄片。比如拍《六人:泰坦尼克號上的中國幸存者》的時候,我們把歷史片子變成了偵探片子。不要放一些老素材,活下來的人,還存在的人,通過他們的經驗去講”。
小谷亮太對于中國的歷史同樣興趣濃厚,“日本的觀眾非常喜歡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如果我們能夠用8K或者4K的清晰度,把這些歷史展現在日本觀眾面前,一定能夠將中國的古代文化和歷史進行傳播。”與此同時,他更關注中國現實類題材,他舉例說明:“之前我知道一個來自上海的年輕電影人通過兩個小時的紀錄片,記錄了他的整個家庭生活,這是在上海一個比較老的小區(qū)拍攝的。當時年輕的日本觀眾給我發(fā)郵件,說我們可以在觀看的過程當中,對這個家族的生活感同身受?!?/p>
“我在接管BBC地平線之前,是負責歷史部的開發(fā),”BBC制片人史蒂夫·克拉布特里(Steve Crabtree)同樣認為在講述一個國家時,歷史非常重要,“我們有非常多可以挖掘的地方”。令人驚喜的是,他還是劉慈欣的忠實粉絲,“我讀了《黑暗與森林》,以前從來沒讀過這樣的書,這樣的科幻故事。我覺得他書寫的方式、使用的語言,還有理念,真的是非常非常獨特”。
科幻是全世界共同的話題,張元介紹,此前B站與BBC合作的《未來漫游指南》就是非常新穎的嘗試,據了解,《未來漫游指南》由劉慈欣作為線索人物與講述人,與全球最前沿科研領域代表人物,一同探索劉慈欣科幻作品中提及的情節(jié)、科技與假想,是如何正在我們身邊發(fā)生的。
“我們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年,能夠在這方面進一步拓展可能性。中國科幻類的題材,希望在世界上進一步打開市場?!笔返俜颉た死继乩?Steve Crabtree)表示。(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