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2300年前,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揮兵南下,攻破郢都,同年4月10日(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生活在中國歷史上最為動蕩的戰(zhàn)國時期。當時的中國大地,7個諸侯各霸一方,各自為政,其中以北方的秦國最為強大,虎視耽耽地要吞并其它6國。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lián)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lián)合,共同抗衡秦國。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
公元前305年,雖然屈原極力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漢北。
流放期間,屈原心中郁悶,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他的作品中洋溢著對楚地楚風的眷戀和為民報國的熱情,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nèi)涵深刻,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濫觴。
公元前278年,秦國派大將白起帶兵,攻破楚國都城,得知此消息的屈原放聲大哭,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投江而死。
統(tǒng)籌:梁冰 編輯:彭茜雅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獨家原創(chuàng),版權為鄭州報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正觀新聞)所有,轉(zhuǎn)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違反,依法保留追究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