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收聽音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菜根譚》有言:“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與人相處,事事相爭,絲毫不懂讓步,只會失了德行,傷了人心,從而兩敗俱傷,玉石俱焚。
其實,讓人便是讓己。處事退一步,待人寬一分,成就他人,也在成就自己。
1
讓人,是智慧
古語云:“君子寧可欺,小人不可負?!迸c君子相處,要多讓一分,與小人相處,更要多讓一分。
唐朝大將郭子儀,戰(zhàn)功無數(shù),被封為汾陽王。為此遭受了很多人的忌憚或嫉妒,更有甚至,故意散播流言蜚語來詆毀他。
一次,郭子儀帶兵出征,宦官魚朝恩派人掘了郭家的祖墳。郭子儀的手下得知后,很是憤怒,想去京城為他出口惡氣,卻遭到了他的制止。
怎料,郭子儀回京后,非但沒有對魚朝恩以牙還牙,反而將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平靜地說:“臣常年帶兵在外,管教不嚴,手下的人不知毀了多少人的墳墓,如今自家墳墓被毀,怨不得旁人,皆是報應?!?/p>
此話很快便傳入魚朝恩耳中,魚朝恩深感慚愧,主動與郭子儀示好,二人的恩怨就此了結。
很多人秉著“不蒸饅頭爭口氣”的理念,凡事爭強好勝,最終卻害了自己。
其實,人生中有很多的溝溝壑壑,不必魚死網(wǎng)破,更不必橫沖直撞。與之浪費精力,爭個高下,只會將自己陷入困境,適當?shù)淖尣椒炊鴷祷鳌?/p>
正如《道德經(jīng)》中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不與愚人爭理,不與小人爭利,是一種寬容大度。
不記仇,知進退,會讓步,是對自己的保護,更是智慧的選擇。
2
讓人,是共贏
《傳習錄》中講:“ 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與朋友相處,彼此謙讓,受益無窮;彼此爭執(zhí),受損無度。
清朝康熙年間,民間小本生意種類繁多,很多普通商人都借此發(fā)家致富。有一個叫左文升的小商販,做些生意養(yǎng)家糊口。巧合之下,認識了一位叫周繼先的外地友人,兩人志趣相投,一起做些小買賣。
一次,周繼先因為要去外地辦事,就將30貫錢委托左文升轉販貨物。并說好按當時市價付3分利息。沒承想一段時間后,市場銀根緊缺,錢價增值,那30貫錢翻了好幾倍。
年底結算時,左文升按照后來上漲的市場價結算利息。周繼先知道后說:“咱們事先說好的3分利息,不管后邊市場價如何變化,多余的我都不該要。”
但左文升堅持付多余的錢,說道:“做生意要按照市場原則來,本錢是你的,多出來的也是你的?!?/p>
周繼先被他待人真誠、厚道處事的品德所打動,將自己之前周游各地積攢的經(jīng)商人脈不斷介紹給他,兩人也成為了人生中的摯交好友。
《中說·禮樂》有言:“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唯以心相交,友不失矣?!?/p>
人與人之間長久關系的維持,靠的是真心實意,而不是利益所得。若重利輕義,腳下之路會越走越窄,甚至走上眾叛親離的深淵。
唯有不計得失,讓利三分,共同進退,才能贏得對方的信任,人生也更容易走向成功。
真正的朋友,相互成就,彼此成全,才最難得。
3
讓人,是共情
“不義富多擾,家和貧也足?!痹俑挥械募彝?,若整日唇槍舌戰(zhàn),紛爭不斷,也終將分崩離析;再貧窮的家庭,若和睦包容,彼此謙讓,也定能快樂美滿。
和,是溫馨自在的前提;讓,是家庭幸福的良方,一家人勠力同心,家庭才能興旺發(fā)達。
冰心的丈夫是個“書呆子”,雖然在學術方面十分嚴謹,但面對生活卻很是糊涂,經(jīng)常給冰心幫倒忙。
他去店里給孩子買沙琪瑪,因記不清名字,便與售貨員說自己要買馬;去買夾襖,到了布店后又忘記了,便說自己要買羽毛刷,最后灰溜溜地回家與冰心訴苦。
這樣的事情,時有發(fā)生,但冰心卻沒有任何指責,而是笑著調(diào)侃道:“真是個傻姑爺?!?/p>
想要家庭和睦,總要有一個人懂得退讓,若因為一點小事就劍拔弩張,只會讓彼此的感情,一點點消磨殆盡。
家庭不是競技場,需要每個人的同心協(xié)力;家庭更不是戰(zhàn)場,需要互相遷就,各讓一步。
《禮記》有云:“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备改浮⒆优?、兄弟、夫妻,彼此包容,相互退讓,不計較對錯,才是幸福家庭該有的模樣。擁有一個和睦溫暖的家庭,是一生中最大的成就。
俗話說:“智者善屈尊,愚人強伸頭?!闭嬲斆鞯娜?,都懂得進退有度,笑著讓步。
凡事讓一步,方可遠離紛爭,讓心態(tài)更豁達,讓生活更灑脫。
(主播 連曉東 制作 王宜謙)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統(tǒng)籌:王攀 編輯:梁冰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獨家原創(chuàng),版權為鄭州報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正觀新聞)所有,轉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違反,依法保留追究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