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收聽音頻
(相關(guān)資料圖)
春陽啟蟄,布谷啼唱,豫西南家鄉(xiāng)又到了犁耙水響的春耕時節(jié)。那里山巒相連、樹木蔥郁,田土崗坡、參差錯落。
放眼望去,一座座村寨鑲嵌在山間,黑瓦紅墻、老式平房,錯落有致。
一條小路穿村莊而過,四周植被郁郁蔥蔥。池塘邊有幾株垂柳,樹蔭下常有小伙和姑娘在浸泡谷種。
春風(fēng)來,柳條輕拂,吻著綠水,拂著塘邊嬉戲勞作的男孩女子,那情景煞是動人。
如果是在微雨天,桃花如霞、柳樹籠煙,山野之間到處流淌著氤氳之氣。這雨雖然沾衣不濕,但人們也怕濕寒,不關(guān)緊的農(nóng)作一般也就停歇了。偶爾可以看到鄰家大叔頭戴草帽、趕著耕牛,在山間悠悠而行。這時,你可以聽到他們用重濁的嗓音哼著山歌: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fēng)從坡上刮過……
有時霧濃,一縷縷、一團團,緩緩地飄蕩著,將犁田的人和牛時而遮住,時而又顯露出來,那情景會讓你想到霧里的神仙。
清明來到,此時,莊稼人該忙著整秧田、下種育秧了。
整秧田可是個細致活兒,要將一塊田的底肥施足,犁過來,耙好,開成一個個的長方塊,每塊四五尺寬、不等,長度則依田的寬度而定,整整齊齊,像一本本書規(guī)整地排在那里。每塊秧廂抹得如鏡面,映著天上似水的流云,襯著周圍如茵的綠草。
撒種子更講藝術(shù),種莊稼的那些老把式們輕易不會讓年輕人插手,否則一籮筐谷種子就會三下五去二被撒完。那結(jié)果就會是這兒密那兒稀。老把式們?nèi)龉确N,他們腰系一條圍裙,端著谷籮,側(cè)著身子,右臂輕舒,很有節(jié)奏地顫動,谷種便輕盈地不稀不密地落在了田地的鏡面上。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都是婦女和小孩子做的事。房前屋后有水的地方,一般種絲瓜、扁豆、苦瓜之類,干燥一些的地方,就種南瓜。南瓜長出來后,搭幾根木棍,瓜藤就爬上墻、竄上屋脊了。
種瓜時,那些流著鼻涕的小孩子爭著往土穴里放籽粒、放火灰。干的滿臉是汗,擦汗時用小手一抹,紅嘟嘟的小臉上便出現(xiàn)了一道道黑色的畫符。個別有條件的人家不喜歡在房前屋后圍個小園,就撮幾根草繩,編上荊條竹板,算是遮擋的一道籬笆墻了。
春播時,那些老菜農(nóng)嘴里叼著煙,整天在園里辛勤勞作,菜畦整得平平整整。用他們的話說,要像一本書。苗出齊后,要除草、捉蟲、施肥,當(dāng)瓜菜長大開花時,院落里就被各種綠葉青蔓和花朵纏繞、包圍起來,煞是好看。
記憶中,這就是家鄉(xiāng)的春播圖,它就像一幅幅蘊含勃勃生機的畫圖,隨便哪一幅,看了都會讓人心曠神怡、留戀忘返、如癡如醉。
(主播 連曉東 制作 王宜謙)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統(tǒng)籌:王攀 編輯:梁冰 版權(quán)聲明本稿件為獨家原創(chuàng),版權(quán)為鄭州報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正觀新聞)所有,轉(zhuǎn)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違反,依法保留追究權(quán)。
關(guān)鍵詞: